近期,柴靜的一場關于霧霾調查的紀錄片《穹頂之下》火了,成了大街小巷人們口中議論紛紛的話題;不得不承認,當看完這場關于環境污染的調查長達兩個小時之久的紀錄片之后深深的觸動了我的心,我和我的同事,我們所有人都為之愕然,最好的形容詞莫過于觸目驚心四個字。紀錄片中提及的燃煤鍋爐四字更是刺痛著我們每一個和燃煤鍋爐有著關聯的人們;在生活中,燃煤鍋爐涉及著諸多方面,為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提供著便利;但就是這樣的一直和我們的生活緊密關聯的物品,現如今卻成為了破壞環境、影響我們生存的污染源;當生活、工作、利益和環保產生了沖突時,我們該如何抉擇?
在《穹頂之下》之前,我們知道全國各地的環保政策一直在治理著燃煤鍋爐,很多地方都拆除并取締了燃煤鍋爐,原因我們都知道,燃煤鍋爐在使用時,使用的主要燃料是煤炭,煤在燃燒之后產生的廢棄物是二氧化硫、粉塵、三氧化硫等對環境和人體有害的物質,增加pm2.5值。國家對此也早已有了相應的措施,在環保壓力的倒逼之下,我們都已經意識到,傳統的燃煤鍋爐的命運已經奄奄一息,之后勢必將會被市場所淘汰;新型無煙鍋爐及新型能源將會取而代之;然而,目前,由于天然氣價格尚存在上調空間,加之天然氣經濟性相對煤炭較差,煤改氣全面推行的條件似乎并不成熟;對于中小浴池老板來講,高額的天然氣開口費及價格 無疑是難以承受的。